黑龙江:多管齐下促进秸秆综合利用

麦电网 来源:麦电网 作者:麦电网 2019-03-20

所属频道: 要闻 关键词:

国家电网董事长辛保安2天内与3地领导会谈,重点有哪些?

多位代表委员建议:重视生物质能负碳属性,推动生物质能源产

我国“碳中和”有多难

       麦电网讯:毫无疑问,秸秆等农业废弃物的不充分利用是造成种植业面源污染的一个重要方面。近几年来,随着各级政府对环保事业、民生事业的重视,秸秆禁烧成为各地的重点工作,政府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禁烧工作卓有成效,很多地区的空气质量也得到了进一步改善。但如何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秸秆问题,代表委员纷纷献计献策。


  “秸秆资源要是分散了的话,尽管全国有8亿吨秸秆,也很难形成规模,很难形成产业。如果能够集中精力办一件事儿,将生物质资源转化利用,放到一个集中的领域里面来处理的话,那我们就可以获得大量的生物天然气。”经过长期调研,全国政协委员王天戈认为,秸秆科学利用的核心,应该是通过厌氧发酵获得沼气再提纯成天然气,进而得到大量清洁能源。


  “农业生产剩余物处理,既是资源合理利用问题,也是环境保护问题,同时还是重大民生问题。”一谈起秸秆的综合利用问题,全国政协委员、民盟黑龙江省委会主委赵雨森忧心忡忡。他今年的提案就是《关于加大农作物秸秆还田政策扶持力度,打好蓝天保卫战的建议》。


  赵雨森指出,黑龙江全省现有耕地面积2.39亿亩,粮食产量连续8年稳居全国第一。同时黑龙江省也是秸秆产量大省,秸秆资源总量高达1.3亿吨左右,占全国秸秆总量的1/8左右。近年来,国家、省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取得了可喜的成效。但是,粮食产量增加的同时,农作物秸秆也在大量增加,前几年农作物秸秆焚烧此起彼伏,一到秋冬季,黑龙江大地便被雾霾笼罩。


  “目前,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承担的压力大、任务艰巨,转化利用还存在较大缺口。尽管采取‘五化’途径,综合利用秸秆取得了一定成效,利用率达到70%以上,但仍有很多得不到有效处理。问题还很突出,机械力量缺乏,政策支持力度不足,有效作业时间短,产业化加工能力弱。要从根本上解决秸秆离田利用问题,建议国家继续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政府综合补贴政策,将秸秆还田技术纳入农业综合补贴,从经济上鼓励农民实施秸秆还田的积极性。”赵雨森发出这样的呼吁。


  “保护黑土地的一项重要任务是提升土壤有机质含量,其最有效的一条路径就是大力推进秸秆还田。秸秆取之于田,还之于田,是世界上普遍重视的一项培肥地力的增产措施,一般可增产5%?10%。”全国政协委员、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政协主席姜国文表示。


  姜国文建议,用法律的保障、政策的杠杆、市场化的手段,加大黑土地地力恢复力度。一是建议国家加强顶层设计,加快构建东北黑土地保护法律法规体系,对东北黑土地地力恢复做出刚性约束,明确农民和农业合作组织护地、养地的主体责任、作业标准,让他们清楚知道怎么种地、怎么护地、怎么养地、只种不养要承担什么责任。同时,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框架下,加大对秸秆还田补贴力度,最大限度调动农民和农业合作组织推进秸秆还田的主动性,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减少化肥使用量。增加大马力农机配置、秸秆还田机械配置等专项补贴资金,为深松整地、秸秆翻埋等提供保障。希望国家通过综合施策、科学施策,使黑土地地力尽快得到恢复,为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更好地发挥作用。


  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阜阳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总工程师吴永利则认为,秸秆综合利用有很多方式,但要从根本上解决秸秆问题,还是要从秸秆的转化利用上着手,通过生物质能的转化,将秸秆转化为氢气、天然气、电力、热能和生物炭基肥等高价值产品,变废为宝,实现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