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研究院:预计今年我国全社会用电量增长5%-6%

麦电网 来源:中国电力新闻网 作者:麦电网 2019-07-20

所属频道: 要闻 关键词:

国家电网董事长辛保安2天内与3地领导会谈,重点有哪些?

多位代表委员建议:重视生物质能负碳属性,推动生物质能源产

我国“碳中和”有多难

麦电网讯:  “我国‘十四五’期间电力平衡情况是当前业界十分关切、也具有一定争议的问题。经我院初步测算,预计‘十四五’期间全社会用电量增长率为4%~5%,电力弹性系数小于1,电力负荷峰谷差持续加大,冬季采暖范围扩大导致冬季用电峰值上升较快,夏季日负荷双峰特征更加明显。”国网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网能源院”)董事长、院长、党委书记张运洲于近日在2019年第一批基础研究年度报告发布会上的权威预测引起业内广泛关注。


记者获悉,今年是国网能源院发布年度报告的第11年,目前已经形成了“2+13”精品年度报告系列。本次发布的3份报告围绕国内电力供需形势及趋势、发电能源与电源发展状况、新能源发展等主题展开,为专业人士提供有价值的基础研究成果和参考资料,为各界人士认识和了解我国能源电力发展动态提供参考和借鉴。


全国电力供需总体平衡 二产用电增速将明显放缓


随着“十三五”规划执行进入中后期,“十四五”规划前期研究工作陆续展开。“预计一次能源消费平稳增长,增速在2%左右,电力消费增速明显高于一次能源增速,80%以上清洁能源转化为电能加以利用,电气化水平将持续较快上升”是国网能源院对“十四五”期间能源电力增长趋势的基本判断。


2018年,我国全社会用电量增速高达8.5%,创近7年新高。


本次发布的《中国电力供需分析报告》对这一高增速产生的原因进行了详细分解:经济增长、电能替代和气温因素分别拉动全社会用电量增长4.9、2.4和1.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依旧是拉动用电量增长的主要动力,黑色金属行业9.8%的用电量增速带动高耗能行业用电增速回升至6.1%。


今年电力需求将如何发展?国网能源院经济与能源供需研究所副所长谭显东预测,今年电力需求增长趋缓,预计全社会用电量将达到7.28~7.41万亿千瓦时,比2018年增长5%~7%。结合前5个月的用电量情况,预计增速在5%~6%的概率最大。


“分季度看,随着逆周期调控政策效果不断显现,加之2018年同期基数走低,预计三、四季度用电量增速将分别回升至6.7%和6.9%。分产业看,第二产业用电增速明显放缓,预计增速为3.9%,而受乡村振兴战略加速推进等因素影响,第一产业用电保持较快增长,预计增速为8.6%,第三产业和居民生活用电增速预计分别为11.5%和10.3%。分区域看,各区域用电增速均有下降,华北、华东和南方电网区域是拉动全国用电增长的主要区域。”谭显东介绍。


在电源侧,《中国电力供需分析报告》预测,今年全国新增装机容量将达1.1亿千瓦,其中火电4500万千瓦、水电710万千瓦、核电527万千瓦、风电2800万千瓦、太阳能发电2500万千瓦。预计到2019年底,全国发电装机容量将达20.1亿千瓦,比2018年增长5.8%,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比重达40.9%。从全国范围看,电力供需总体平衡,部分地区高峰时段电力供应紧张。


新能源发电量和占比“双升” 统筹协调煤电新增与退役


本次发布的《中国新能源发电分析报告》显示,2018年我国新能源发电装机持续快速增长,占全国总装机容量比重达19%,首次超过水电装机;2018年新能源发电新增容量占全国电源新增装机容量的54%,连续第二年超过火电装机。


“2018年我国新能源发电量达到543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9%,占全国总发电量的7.8%,同比提高1.2个百分点,新能源发电量和发电量占比双升。”国网能源院新能源与统计研究所刘佳宁介绍,“预计到2020年底,全国新能源发电装机容量会达到4.9亿千瓦以上,预计到2030年底,全国的新能源发电总装机至少会达到10.8亿千瓦,占全部电源装机容量的比重超过30%。”为解决新形势下高比例新能源消纳问题,张运洲建议,应坚持集中式与分布式开发并举,进一步向东中部地区倾斜,通过优化新能源布局,充分利用东中部地区的消纳市场空间,更有助于实现5%弃电率控制目标,还可以提高全国新能源装机规模约1000万千瓦,降低约500万千瓦灵活调节电源的需求。此外,建议考虑适度放宽弃电率指标,树立新能源消纳的“利用率”理念,即采用以全社会电力供应总成本最低为原则的新能源消纳指标。


在全球削减煤炭消费的大形势下,我国将面临更大的控煤压力。国网能源院测算,我国煤电装机峰值约12.3~13.5亿千瓦。


“相对于电量平衡而言,未来电力平衡是关键问题,电力平衡和对其他电源的调节补偿需求决定了煤电在电力系统中仍将继续发挥‘压舱石‘和‘稳定器’等重要作用。”张运洲强调,2030年前后要在系统中维持12亿千瓦以上的煤电装机,不宜过早、过快大规模淘汰煤电,重点核心供电区域还应布局一批保障安全供应的应急备用燃煤机组。在控制用煤总量情况下,可考虑适当放宽东中部地区煤电建设规模,进一步发挥其高保证出力的调节作用,逐步降低煤电机组利用小时数,为清洁能源发展腾出更多的电量空间,更经济解决“十四五”电力平衡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