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田利用,江苏灌南县李集镇给秸秆找一条更好的“出路”

麦电网 来源:生物质燃料交流平台 2020-12-08

所属频道: 报道 关键词:

中国式碳市场 | 宾晖:全国碳市场建设的上海经验

沙尘来袭!今天的北京让我想起了11年前的一场能源峰会

国网国调中心调度运行处皮俊波:坚持“四个自信” 实现电力

麦电网讯:天气寒冷,灌南县李集镇和兴村扶贫苗圃里却是一片热火朝天的劳动景象,农民张洪才正在为花卉栽种做准备。提到秸秆离田和绿化苗圃基地建设的好处,张洪才打开话匣子,“以前秸秆大部分在地里烧掉,污染了环境。现在实施了这个扶贫项目,绿化了村庄周边环境,也让我在家就有活干。我现在每天有七八十元收入,加上在其他果园打工收入,一年能挣2.5万到3万元,日子越过越好。”


灌云县龙苴镇大洼村支部书记张学广介绍,该村集体去年因市财政扶持的秸秆离田综合利用项目增收3.5万元,今年约增收7万元,为村集体增收达标达到18万元经营性收入打下良好基础。


在扶持经济薄弱村开展秸秆离田综合利用和绿化苗圃基地建设,是连云港各地正在积极探索的一个方向。去年,连云港市财政统筹2100万元,用于该项试点工作。连云港市农业农村局成立项目指导组,加强业务指导和项目推进,市纪委监委第十四派驻纪检监察组嵌入式跟踪督查,目前项目实施全部完成,有效促进了经济薄弱村增收达标工作,取得较好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据悉,目前专项资金用于扶持灌南、灌云、东海、赣榆105个经济薄弱村增收达标工作,其中55个村开展秸秆离田综合利用,50个村开展绿化苗圃基地建设试点。市财政每村帮扶资金20万元,灌南县安排800万元40个村,灌云县安排700万元35个村,东海县与赣榆区各安排300万元15个村。去年11月上旬,市级资金全部拨付到县区农业农村局,各相关县区都按等比例配套资金。去年55个经济薄弱村秸秆离田收储总量3.29万吨,目前全部销售完毕。50个村绿化苗圃基地建设共流转土地4082亩,绿化苗圃建设任务全部完成。去年,所有项目共促进经济薄弱村增收172.5万元,今年预计促进经济薄弱村增收526万元以上。


“经济+生态”,探出财政扶持发展路径


去年秋季,各项目村按秸秆量测算增收约1.5万-4.5万元,今年各实施秸秆离田项目村按照离田面积及秸秆量测算,预计增收5万-10万元。每吨秸秆以260-320元的价格销售至电厂,可获得纯收益在60元左右。特别如灌云县,当地光大能源电厂扶持价格每吨多增加50元,均吨销售达310元,效益比较好的小麦秸秆,每吨纯收益可达80-100元。秸秆利用项目的实施,体现为省人工、省种子、省收割费,增产量、增收入、增民心,减少污染、减少病虫害。今年开始,苗圃项目为每村增收5万元以上的收入。项目的实施,提高了连淮扬镇铁路新安段绿化景观效果,展示了绿色生态灌南的良好形象。


“扶贫+花木”,走出特色产业扶贫道路


连云港市级财政2年共安排专项资金1120万元,县财政配套800万元,共计1920万元用于支持灌南县连镇铁路沿线扶贫苗圃项目建设。连镇铁路灌南段全长21.54公里,途经张店镇、新安镇、李集镇和县经济开发区,绿化总面积共3815亩。委托项目合作公司实施,收益带动沿线的新安镇、张店镇、李集镇、白禄镇、三口镇、孟兴庄镇、北陈集镇、田楼镇和堆沟港镇等镇40个村增收脱贫。项目主要借鉴“5+2”产业富民项目运行模式,以镇为项目实施主体,项目合作期10年,按财政投入资金的10%作为年收益回报,收益由镇统筹分配给约定的经济薄弱村作为村集体经营性收入。


“就业+富民”,蹚出富民兴村捷径


秸秆离田综合利用及绿化苗圃基地建设项目的实施,带动经济薄弱村增收的同时,有力地促进了农民就业岗位的增加。绿化苗圃项目建设及日常养护所需用工,优先使用当地劳动力,平均每天工资在100元左右。灌南县张店镇在苗木栽植时期,每天用工多达100多人,每人每天收入达140-150元。


“党建+扶贫”,催生“岗东模式”


省委驻灌云县帮扶工作队创新“三强两帮一带”支部建设,建立“公司+村集体+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突出基层党建引领,在南岗镇岗东村整合各类帮扶资金200余万元,规模经营土地600余亩,引入农业龙头企业3家,直接或间接带动农村劳动力100余人,亩均增收1000余元,岗东村实现脱贫目标。今年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达162万元,形成可推广、可复制的“岗东模式”。去年该县又在7个省定经济薄弱村推广“岗东模式”,同样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连云港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毛太乐表示,开展秸秆离田综合利用和绿化苗圃基地建设是推进乡村振兴的内在要求,是农业绿色发展的生动实践,也是打赢蓝天保卫战的重要内容。